[行业新闻] 国家重磅信号!首套、改善房贷或松动,降准也要来?
今年全国楼市整体上都挺难的,不论是购房者还是开发商,尤其是开发商,更是难上加难。
进入年底,国家为了稳定楼市的发展,重磅消息一个接一个传来……
1、银保监会:现阶段要重点满足首套房、改善性住房按揭需求,合理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
2、高层表态:将围绕市场主体需求制定政策,适时降准
这两个消息的释放可以预见,楼市将迎来利好,接下来的市场环境有望改善!
01
官方明确
重点满足改善性住房按揭需求
2021年楼市整体热度不高,尤其是进入年末,市场降温愈发明显。房企也不断上演“价格战”。
但受金融政策影响,很多人遇到买房成本较高,买房或置换的贷款难办等问题。
12月3日晚,银保监会表态:现阶段,要根据各地不同情况,重点满足首套房、改善性住房按揭需求,合理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、并购贷款,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支持力度,促进房地产行业和市场平稳健康发展。
值得注意的是,今年下半年以来,监管部门频频发声,引导金融机构满足房企、个人购房者的合理信贷需求,防范金融机构出现对涉房贷款“一刀切”。但此前的发声提及较多的是首套房按揭需求以及房地产开发贷需求,并未直接点明其他具体的支持范围及信贷品类。
10月21日,国新办新闻发布会现场答记者问
而此次银保监会直接明确要满足改善性住房按揭需求,以及房地产并购贷款需求,还将金融服务的支持从房地产扩展至建筑业,或意味着向楼市传递更加积极信号,这将有助于达到“稳地价”、“稳房价”、“稳预期”的“三稳”目标。
这无疑给楼市传递了更加积极的信号。尤其是改善性购房需求,有望迎来较好的市场机遇。
有业内人士分析,银保监会明确了对改善性住房按揭需求的支持,预计对于改善性的购房需求,接下来将面临较好的市场机会。
也有专家表示:不排除接下来二套房和大户型购房的首付比例将下调。部分城市可能还会进一步微调房贷政策。比如调整“认房又认贷”,从而减轻买房人的信贷约束等。
同时,对于目前融资困难的房企来说,可谓是一大利好消息。目前房企拿地积极性不高,如今官方表态,合理发放并购贷款,有利于促进房企并购业务开展。
02
降准也要来?
楼市迎重大利好
同一天,高层视频会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时表示: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,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,围绕市场主体需求制定政策,适时降准,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,确保经济平稳健康运行。
高层表态!新一轮降准是不是不远了?
据了解,今年年内已有一次降准。今年7月9日,央行宣布在2021年7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下调0.5个百分点,预计向市场释放了1万亿元的资金流动性。
“适时降准”的提出,让市场预期中国的货币政策会进一步边际宽松。
历史经验显示,自2017年以来央行在年初降准的概率偏大。有业内人士预测,明年初降准可能性较大,不排除年底前提前降准,因此最快本月或将迎来降准。
而对于此次降准的方式,市场人士多数预计将进行全面降准。
虽然,此次降准的背景环境,并不是专门为了房地产,但是对于楼市来说,无疑也是利好消息。尤其是短期银行的贷款额度有望增加。
业内人士表示,今年如果再次降准,在兼顾流动性管理的同时,也会释放温和稳增长信号,有助于推动信贷、社融增速较快回升,并引导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行。
03
西安房贷利率无变化
放款周期缩短
自10月份多个重要会议之后,银行的房贷额度也是出现了增加。根据数据显示,2021年10月末,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7.7万亿元,当月增加3481亿元,较9月多增1013亿元。
3400多亿的额度增加,带来的影响就是银行的放款速度加快。
据监测,西安目前主流银行一手房贷利率,首套普遍在5.85-5.9%左右,二套几乎全部超过6,大部分在6.05-6.1%左右,与10月份相比均未发生变化。
放贷时间上,有所松动,基本1个月内可以实现放款。
首付方面,只要贷款客户符合政策规定,征信等都没问题,都可以按房贷首付政策办理贷款。
虽然银行放款速度加快,但是对于西安二手房市场来说,这方面的利好几乎不会影响购房者的购房决策,主要还是要看价格。
目前购房者观望情绪仍旧强烈,刚需购房者没有实力购买二手房,只能被挤压到新房市场去参与摇号。而受指导价格影响,普通家庭也不着急出售,买卖双方都在观望。后期来看,整体市场处于下行趋势。
总体上来看:
1、房贷利率上涨的势头或有所放缓。
2、信贷会对购房者提供支持。
种种迹象表明,楼市最难倒的时段已经过去了。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楼市反转了。
更为关键的是,房地产税的试点已经箭在弦上,或许试点城市和执行方案很快就会出台。当房贷利率下降以及房地产税试点叠加在一起的时候情况就明朗了。
所以现在整体来说就是要维持房地产的长期健康发展,一方面保护合理的购房需求,另一方面是要抑制炒房。
不管怎么样,房贷松动,对近期要买房的购房者是好事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这种放松只是对合理需求的放松,有利于向刚需置业倾斜并满足房企融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