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民法典宣传月] 与生活同行,一起学习《民法典》

浏览: 1262
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整合了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,汲取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法律文化,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。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、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,体现对生命健康、财产安全、交易便利、生活幸福、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,具有鲜明中国特色、实践特色、时代特色。


民法法典化的历程与特色


战争年代

党中央在苏区、陕甘宁边区等局部地区制定及实施涉及土地、婚姻、劳动、财经等方面的法律。


建国初期

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工作的重心在于稳定社会秩序、推进土改运动、巩固革命成果,相继制定实施一系列与生活相关的法律法规。

1954年和1962年

1979年和2001年

四次发起民法典制定工作,甚至完成民法典编纂的草案。


改革开放后

国家民法制度的荒芜状况与经济建设的强烈需求形成鲜明反差。我国的民法典编纂工作再次被提上日程,同时中央与时俱进地转变立法思路,主张“成熟一个制定一个”,民法典制定进入到循序渐进的历史新阶段。


新中国发展中

先后启动的民法典编纂工作,得以不断产出《经济合同法》、《商标法》、《继承法》、《民法通则》等各部民事单行法,逐步实现了民法典体系的制度完善,健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治保障。


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

通过《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》,正式提出“编纂民法典”的重大立法任务,2015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随即启动编纂工作。


加强民法典重大意义的宣传教育

要讲清楚实施好民法典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、保障人民权益实现和发展的必然要求;要讲清楚,实施好民法典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、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;要讲清楚,实施好民法典是提高我们党治国理政水平的必然要求。


加强民事立法相关工作

有关国家机关要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,加强同民法典相关联、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制度建设,不断总结实践经验,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。


加强民法典普及工作

要广泛开展民法典普法工作,将其作为“十四五”时期普法工作的重点来抓;要把民法典纳入国民教育体系,加强对青少年民法典教育;要聚焦民法典总则编和各分编需要把握好的核心要义和重点问题;阐释好民法典关于民事活动平等、资源、公平、诚信等基本原则;阐释好民法典关于坚持主体平等、保护财产权利、便利交易流转、维护人格尊严、促进家庭和谐、追究侵权责任等基本要求;阐释好民法典一系列新规定、新概念、新精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