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民法典宣传月] 如何更好的学习民法典?

浏览: 2376
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内容博大精深,涉及民事活动的方方面面,条款多达1260条,那么应该如何迅速了解《民法典》的内容,学习《民法典》,要善于掌握学习方法,突出两个方面的重点,这样才能达到纲举目张的效果。

 

一、学习基本原则

学习《民法典》,不仅要学《民法典》的法条,更重要的是要学习《民法典》的基本原则。

《民法典》的基本原则是《民法典》中统帅所有民法内容、指导所有民法制度、具有效力贯穿始终性的基本原则。《民法典》编纂之初,便将平等原则、自愿原则、公平原则、诚信原则、合法原则、公序良俗原则和绿色原则确立为基本原则,这些基本原则简单且较容易理解,体现了《民法典》的核心价值。


二、学习从《民法典》引申出来的基本法治理念

习近平总书记把领导干部应当掌握的基本法治理念概括为:宪法法律至上,法律面前人人平等,权由法定,权依法使。这部“社会生活百科全书”涵盖了人民生活衣食住行、生老病死、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。

编纂一部符合我国国情的民法典,是几代中国人的夙愿。新中国成立以来,民法典的编纂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,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先后启动过五次民法典编纂的工作。五年修一典,民法典的编撰难度可想而知。

正如孟德斯鸠所言“在民法慈母般的眼里,每一个人就是整个的国家”如果说刑法是严厉的父亲,则可将民法比作为慈祥的母亲,呵护我们的一生、保障每个人的权利。

《民法典》是以“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”的方式赋予人们平等的法律主体地位,公开宣称“人身自由、人格尊严”以及“私人的合法财产”受法律保护。作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,民法首先是权利法,《民法典》各编体系的构建均围绕民事权利展开,对民事权利的界定、行使规范、保障方案予以了明确化,鼓励民事主体勇于维权。

其次,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,属于私法范畴,主体间人格平等,均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、权利能力平等,不得以强凌弱,恰因为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,则主体相互间从事的法律行为应贯彻意思自治理念,契约自由。

最后,民法也是调整市场关系的基本法。各行为主体在市场经济交往过程中应恪守公平、诚信理念,不得“以假充真、以次充好”,应当“重合同、守义务”。同时《民法典》也强调对公序良俗的维护、善意第三人利益的保障、生态环境的保护,以维护社会的整体秩序。